跳到主要内容

技术浪潮到底是否值得我们追随?

  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浪潮此起彼伏的时代。从十年前的大数据时代,到五年前的元宇宙时代,亦或者如今的 AI 涌现的时代,每一次。面对汹涌而来的技术浪潮,我们是应该奋力追随,还是固步自封?

大数据时代

  大数据时代出现并非偶然,数据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的生产资料了,它存在的价值已经等同于土地、资源等。对于几十年前,计算机刚出现那会的我们压根不敢想象,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:硬件资源始终遵循着 摩尔定律 发展。不然即使有着这么多的数据,我们也并非知道到底将这些数据存放在哪里。

  在大数据时代前,一个企业管理依赖着总决策人的直觉与经验;来到了大数据时代,人们尝到了海量数据的商业价值,企业的管理同样也发现对于每一项的决策,单纯依靠与自己的 “经验” 以及 “直觉”,当使用数据说话的时候,显得更有 “底气”

  在当年大数据时代来临时,有这么一个说法:随着时间增长,我们的数据量将会按照指数级增长。如今到了 2025 年,再回过头看这句话,仿佛在看一个笑话一样,如今市面上大部分企业数据的量级依旧按照 GB 来划分,很少有企业能达到 TBPB 这个量级。

  还记得大数据刚提出的时候,是谷歌的两位工程师由于处理网页索引、日志分析遇到了海量数据一台计算机无法处理的难题,他们提出了使用一个计算机集群来处理这些数据,最终 Apache Hadoop 的出现,才让大数据时代真正的 “引爆”

元宇宙时代

  元宇宙更像 2000 年出现的一款平台的二次延续,这款游戏就是 《第二人生》(英文名:《Second Life》),这款游戏第一次出现是在 2002 年,玩家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。

  元宇宙承诺的是沉浸式、无缝连接的虚拟世界。但是现在的技术水平真的能达到吗?实际上连所谓的“及格线”都未能触及。我不得不承认,元宇宙的设想非常美好,非常美妙,但是受限于硬件的 “无奈” ,技术人员也没办法让这所谓的设想成为现实。

  对于现在元宇宙的历史来说,“推送技术” 与他也非常相像,在 1990 年代中期,以 PointCast 为代表的 “推送技术” 被称为颠覆浏览器主动拉取的技术。 但是受限于当时网络,使用该技术后会将用户的网络带宽全部占用,甚至于一些公司管理在公开直接明令禁止这项技术。进而这项技术很快消散在历史的浪潮中,而很嘲讽的是,在 20 年后的今天,手机应用又捡起了这项技术(App 触达),并且这项技术大获成功,但这依赖于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,证明了时机和基础设施对于一场技术革命至关重要。所以,在未来,元宇宙的 “复活” 也不是没有可能。

人工智能

  人工智能时代,对于普罗大众来说,以 OpenAI 推出 ChatGPT 开始 AI 进入我们的视野,它称为了 AI 技术的现象级产品,引爆了全民热议以及探索 AI 产品的时代。往前还可追溯到 2016 年,由谷歌研发的围棋 AI --- AlphaGo 击败人类世界冠军李世石,这也是 AI 在大众视野展现的时刻。

  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产生,有几点不可或缺的因素,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 “基础设施”(算力和数据),没有这两个基础作为基石,人工智能时代还要再发展些许年头。

  当 ChatGPT 出现时,有着许多说法,说这 AI 要替代人类,如今这种说法也层出不穷,当然,我并不反对这种说法,机器确实可以替代人类,在一些基础岗位更是可以代替着人类,就像十年前我们造手机,没有所谓的全自动化组装车间,现在有了,确实替代了,但是一些更加尖端的岗位,并没有成功替代,我们不妨幻想一下看看,在未来,当你从床上醒来,AI 已经开始帮你做好了一天的计划,晚上到家之后,AI 已经帮你洗好衣服,做好家务,这种幻想也不是没有可能……

总结

  深处技术革新时代的我们,做好自己活在当下,找到自己的价值就好,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,加油。